保健品展的小编回望2021年,食品行业发生了很多热闹的大事件、大变化,渠道翻覆,产品更迭,人货场链条重构……在这其中,“玻尿酸入食”可谓给行业留下了无尽想象空间——
2021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可用于普通食品,政策的放开标志着透明质酸应用于食品领域的一大突破。作为蓬勃发展的新事物,透明质酸持续受到学界、业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近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表文章,介绍了清华大学王钊教授发表在食品专业技术性核心期刊《食品科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成果——《经口给予透明质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此文表明口服玻尿酸有望对机体的HA(透明质酸)进行补充,进而调节机体相关功能,促进和维持机体健康,将口服玻尿酸的认知提升到新的高度。
国家批准和权威认证的双重保障为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夯实了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功能性食品还会不断自我跨越、自我革新,迎来品类新的爆发。
6000亿功能性食品市场,玻尿酸提速入局
乘着消费升级的东风,带有健康属性的功能性食品在年轻群体中悄然走红。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2022年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俨然成为一支前途坦荡的“生力军”。
对于爱美的年轻群体来说,透明质酸已经不算陌生。透明质酸又称玻尿酸,是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天然直链多糖,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医美和各类化妆品中。
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玻尿酸入食或许还是正在兴起的“新生事物”,但在国际市场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常见消费品。
早在1996年,透明质酸就在日本被列为食品添加剂,多种口服美容产品相继出现。随后韩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巴西等国也陆续允许透明质酸添加在食品或膳食补充剂中。目前,含透明质酸成分的食品在全球市场上十分常见。根据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全球含透明质酸的食品已超过2000种。
与起步较早的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国内功能性食品市场仍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但却是一片广阔的、待开发的蓝海。头豹研究院统计,2016年-2019年中国口服美容行业市场规模从169.7亿元上升至221.8亿元,预计在2021年-2025年将以3.30%的年复合增速稳定增长,2025年规模将增加至255.7亿元。随着2021年1月透明质酸被国家法规正式批准入食后,各大品牌便嗅到商机纷纷开始抢占这一市场。伊利、光明、娃哈哈、良品铺子、乐纯等品牌纷纷推出涉及饮料、乳品、糖巧、饮用水等各大品类的新品,开始布局功能性食品领域。
对于消费端来说,消费者对透明质酸等美容成分已经有充分认知,口服美容更是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时下关注的热点。益普索发布的女性健康食品饮料消费趋势显示,65%的女性消费者认为,食品饮料中添加特定成分可以达到通过食补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在小红书上,涉及功能性食品中添加透明质酸原料的种草笔记已达近万篇。
不难看出,距离“玻尿酸入食”政策获批仅一年的时间,无论是生产端的各种创新产品,还是消费端的接受度都得到令人欣喜的快速发展。
权威期刊认证,功能性食品再迎重大利好
如果说国家批准透明质酸钠作为新食品原料标志着国产玻尿酸食品终于进入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那么“玻尿酸入食”的各项相关学术成果,则会为国产玻尿酸食品的发展再注入一针“强心剂”。
2021年7月,国际领先的科学周刊Nature旗下Nature Portfolio发布《从机制研究到实验分析:口服透明质酸提升皮肤保湿度?》一文,文章援引日本丘比株式会社研究部连同东邦大学团队2014年发表的“Ingested hyaluronan moisturizes dry skin”的研究成果,指出食用透明质酸有助于改善干燥皮肤、减少皱纹。Nature Portfolio文章还指出,小鼠研究结果显示,90%的口服透明质酸可被身体吸收加以利用,并有一部分可留在皮肤组织中。同时也有文献提出,透明质酸是在肠道被吸收,并会被肠道细菌分解成低分子,这种情况在人体中也会出现,包括提出人类肠道单Caco-2细胞层可吸收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其后会通过血液与淋巴运输系统到达皮肤。
近日,由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药理学研究所主任王钊,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等作者共同在中国权威学术期刊《食品科学》上发表的《经口给予透明质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文,则证实了口服玻尿酸在维持皮肤健康、修复关节损伤、调节肠道免疫、缓解干眼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与注射相比,口服玻尿酸更经济、方便,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
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食品板观察到三个主要结论:在安全性方面,透明质酸本就是人体自有物质,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中,通过多个研究均证明口服玻尿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在科学性方面,诸多实验表明口服玻尿酸可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
在功效方面,口服玻尿酸有助于增加自身透明质酸合成;有助于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改善皮肤状态、减缓皮肤衰老;有助于促进眼部水润、治疗骨关节炎等。
保健品展的小编认为,国家卫健委批准后,透明质酸实现了从“外用”到“内服”的巨大跨越。经过多年的探索检验和国家权威期刊的认证,透明质酸对人体安全性及正向作用已经得到验证。理论上的巨大进步将持续指导产品更多维的研发与推广,玻尿酸食品国产化的新时代已然到来。
功能性食品渐入佳境,华熙生物“功不可没”
随着品牌厂家的开发和推广,“颜值经济”、“她经济”崛起,国家批准和权威背书的加持下,添加透明质酸成分的功能性食品将备受热捧,有望成为下一个食品饮料行业新的增长引擎。天风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吴文德预测,未来我国食品级玻尿酸终端产品中期市场规模约为88亿元,终局市场规模约为206亿元。品类的壮大离不开食品企业的共同努力,食品板认为,华熙生物将持续扮演“中枢驱动”的角色,从多方面助推品类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产、销企业,华熙生物是行业中当之无愧的风向标,也称得上推动玻尿酸入食的“首功之臣”。据悉,早在2004年,华熙生物就开始进行玻尿酸入食的申请工作,历经16年的坚持和努力,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后,终于为食品级透明质酸钠敲开普通食品领域的大门。而华熙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UltraHA,斩获“2021食品饮料工业-荣格技术创新奖”等多个奖项,同时也为众多中国食品企业提供全新的产品解决方案。
成功推动玻尿酸入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华熙生物的下一段征程,是以原料供应商的身份,赋能、协同成千上万的食品企业共同研发匹配多元主流消费需求的玻尿酸食品,为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如华熙生物与光明乳业联合推出的牛乳新品“美の牛乳-透明质酸钠”、娃哈哈透明质酸钠气泡水等产品,其透明质酸原料均来源于华熙生物,落实了科研成果转化的科技力和应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透明质酸外,华熙生物还在不断丰富食品级原料矩阵,针对功能型饮品、膳食补充剂、乳制品等领域开发不同类型的生物活性物原料,如GABA、益生菌等,持续为食品企业赋能。官方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投入研发费用1.92亿元,同比增加101.18%。
同时,作为品牌商,华熙生物积极推动玻尿酸食品、饮品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储备,为中国消费者在功能性食品领域中打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提供更多产品选择,目前已经布局多款C端产品:2021年1月22日,华熙生物宣布推出首个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产品涉及糖果、饮品等多种类型,两个月后又推出首款玻尿酸饮用水“水肌泉”,使消费者在日常喝水就能补充玻尿酸,8月再推功能性饮品“休想角落”……充分覆盖了休闲解馋、解渴补水、独享微醺等当下的主流消费场景,展示了强大的产品研发力、品牌塑造力。
距离透明质酸钠成为国家批准的食品原料仅一年的时间,功能性食品赛道中已经涌现出如华熙生物这样优秀的入局者,在政策推动和产品研发上均实现了巨大跨越。保健品展的小编也期待未来有更多企业进入功能性食品赛道,为透明质酸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添砖加瓦”。
来源:食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