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国际食品展览会:海洋牧场 -- 让大海变“粮仓”

2022.04.03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主要渔业国,可用于养殖的海域面积远超过120万平方公里,相应海域若充分利用起来,其产生的优质蛋白可与18亿亩耕地产出相媲美。海洋养殖业的发展,可成为未来15年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国际食品展览会小编的了解,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下,通过深海网箱、养殖平台等手段“藏粮于海”“屯鱼戍海”,是水产养殖行业的新方向。

多地致力于打造海洋牧场

近年来,我国大力建设“资源修复+生态养殖+高质高效”的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发展海洋牧场已成为我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转型升级渔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国策。

海洋牧场是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启动“百箱计划”,并与中集集团合作,将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嫁接到渔业领域,通过开发建造高端大型装备,帮助海洋渔业走向深远海,降低以往养殖模式带来的海岸线生态环境压力。去年6月,经海001号、经海002号完成交付,近日经海004号智能网箱完成坐底交付。

广东省湛江市自然资源局日前同意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落户遂溪县江洪海域。《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建设可持续性海洋牧场等重要海岸带生态系统,发挥浮游植物、藻类和贝类等生物的固碳功能,试点研究生态渔业的固碳机制和增汇模式。海洋牧场示范区将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贝类底播增殖和增殖放流等“海洋牧场”相关建设工作,建设“碳汇渔业”,保护和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增强海域碳汇功能。

遂溪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将加快完成海域不动产权证办理和施工招投标等相关工作,力争于今年12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示范区可以促进传统捕捞渔业由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资源养护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休闲渔业、海岛旅游业等新兴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

海南省首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1号”近日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国家级现代智慧海洋牧场投用。智能养殖平台由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设计、广船国际建造,其搭载的智能渔业养殖系统具备自动投饵、鱼群监控、水质监测等现代化渔业生产功能,将为海洋牧场提供“智慧大脑”。

据介绍,“普盛海洋牧场1号”还配备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仓储空间、休闲餐厅等生活设施,采用光伏等清洁能源供电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通过四角锚泊无惧大浪台风,不仅安全可靠,还实现生态循环可持续运营,是集绿色智能装备、养殖渔场、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海洋产业融合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年产海产品将超过4000万斤。

海洋牧场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生态、高效的牧场渔业发展新模式,是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杜军表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实现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在保护和修复海洋渔业资源环境的同时,能进一步促进本地渔区渔民增产增收。

现代化海洋牧场在使深远海成为“良田”的同时,其生态效益更加可观。区别于传统捕捞、养增殖或浮筏等海上养殖场,现代化海洋牧场能够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优化、生物资源养护与增殖,相当于给海洋建了一座“生态银行”。预计到2025年,青岛海洋牧场实现年固碳量3万吨,相当于7400公顷森林每年的固碳量。得益于海洋牧场建设,青岛渔业资源恢复速度加快,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平均提高5倍以上。

除了生态效益,海洋牧场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海面上有280个网箱,只有20名工作人员,承担着约2800万斤成品鱼的全年养殖工作。”鲁海丰集团渔业主管范蓬波说,“智能化网箱依托自动投饵、水下检测等多项技术,养殖效率成倍提升,人工成本大幅下降。”

海洋牧场在浅海养殖技术和模式上大胆创新,上层养海带、中间养贝类、底层养鱼类的立体养殖模式,让亩产经济效益增加2.5倍以上。

另外,海洋牧场建设可直接带动水产品精深加工、渔业装备制造、旅游业等多个产业发展,促进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为渔业发展开辟新道路。根据《青岛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预计到2025年,青岛海洋渔业与旅游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海上牧场采捕、休闲垂钓、渔事体验、渔家乐等休闲渔业旅游产品丰富,每年可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海上渔业观光旅游、休闲海钓等将成为青岛市海洋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伴随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一张海底观测系统网正在日益完善。“我们在积极与海洋科研机构合作,‘深蓝一号’‘冷水团1号’网箱会布局很多科研设备,对海洋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高效获取海洋环境与海底生物数据,结合分析,可摸清海洋灾害发生和资源变动趋势,此外,还可对海上溢油、污染物扩散路径等进行分析预测,从而有效预报预警,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分析数据。”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庆凯表示。

“海洋牧场在一定海域中,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海洋空间。”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高级工程师刘元刚说。

高质量构建国家级海洋牧场

如何高质量构建国家级海洋牧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说:“海洋牧场建设必须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渔业资源的养护和持续产出。要加强以生态修复和增汇为主要目标的固碳生物功能群构建,陆海统筹、四场联动构建海洋牧场,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海洋减排增汇功能,实现‘双碳’目标。”

杨红生建议,要实现海洋牧场构建原理、技术、装备、模式等自主创新,构建“规划布局—科学选址—生境修复—资源养护—安全保障—融合发展”于一体的海洋牧场技术体系,科学布局规划海洋牧场建设。开展海洋牧场生境高效营造和关键资源养护等,实现精准定位、精准评价、精准预报、精准采捕和精准施策。构建智能信息平台,搭建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建立智能专家决策系统,实时保障海洋牧场生态安全。

业内人士表示,要打造以现代技术和工程装备为支撑的智慧型海洋牧场。海洋牧场建设成果丰硕,但未来道阻且长。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存在着低水平、同质化现象,先进技术、装备、设施多被发达国家垄断,进口依赖性大。

在理念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四化同步”的海洋牧场建设理念,将大型海湾、群岛海域、河口滩涂或内陆大型湖泊作为一个整体,从近海和内陆水域“全域型”保护和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实施“全域型”现代化水域牧场试点示范。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大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的支撑作用,为海洋牧场科学选址、规划布局提供参考,为海洋科技、海洋装备的突破发展提供助力。国际食品展览会的小编认为要积极推进海洋牧场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波浪发电、休闲垂钓、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打造三产融合、渔能融合、渔旅融合等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全域型”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