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全球产业链发展变化趋势对于企业找到自身发展定位,找准未来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5月29日在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食品供应链大会现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科研处处长孙继勇解析了当前全球供应链发展的八大趋势,指出了全球产供应链重构下的中国企业新机遇。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全球产业链共经历了四次大规模调整,发展脉络沿着英国到美国,再到战后的德国、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到第四轮产业转移的中国。
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全球产业链进入第五轮产业转移。孙继勇指出,在这轮产业转移中出现一个明显变化,中国的角色已经由过去产业的承接地,成为了目前的产能输出国或者说是全球产业链的贡献者。
本轮产业转型仍然遵循着生产要素成本从高向低,层次由低到高的基本规律,但是受一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包括大国博弈、区域经贸合作深化、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等多重因素,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性变化。
第一,产业资源配置上呈现南升北降。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资源配置格局中的地位呈现上升趋势,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在资源配置格局中整体呈现弱势下滑趋势。
孙继勇给出的数据模型显示,发达国家在全球资源配置中仍具有相对强的韧性,亚洲国家从2018年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但是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特别是对于制造业的关注,美国吸收FDI(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出现了回弹趋势,亚洲和北美地区吸收FDI的能力有缩窄态势。
从存量看,整个欧美地区仍然是跨国公司主要的集聚地,随着吸收FDI能力上扬,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目前正在成为跨国公司新的生产运营中心。
孙继勇分析认为,亚洲经济增长潜力足,市场空间在逐步扩张,产业配套水平在逐步完善,整体对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在上升。西方国家或者发达国家由于普遍经济运行机制比较成熟,生产力水平发达,营商环境、国际化程度比较高,东西双方全球产业链竞争将长期处于相对胶着的态势。
第二,生产能力上,全球形成了亚太、欧盟、北美三中心的发展格局。数据显示,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产能水平从2008年开始处于扩张态势,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包括北美和欧盟,整体产能占全球九成左右。中国、德国、美国三个国家出口商品规模约占全球40%,中国目前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占比约为15.9%,中国出口在全球占比也属于上扬态势。
数据指出,中国、美国、德国三国无论是消费品、中间品,还是资本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特别是中国,在消费品里处于绝对领先位置,中国出口消费品在全球占比是20.9%,中国、德国、美国合计占到34.1%。中间品产业链条相对而言比较长,和全球产业链融合程度比较高,可以反映出一国与全球产业链的融合程度。在中间品上同样可以看到中国、美国、德国占比也位居全球前列,分别达到14.3%、9.6%、6.8%,合计占比达全球三成。所谓资本品就是一些成套装备,在这方面,这三个国家仍然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综上所述,全球三大品类、货物贸易格局充分展现出全球产业链与中美德三国深度交融的态势。
从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中国与全球产业链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深入。2006年中国中间品出口规模超过了日本,2010年超过了德国,2011年,中国中间品出口规模分别达到了日本、德国、美国的4.5倍、2.1倍、1.6倍。中国为全球提供了大量零部件和原材料,全球对中国的依赖度越来越深。目前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形成三中心的格局,是制造业整个自然要素在全球优化配置的结果。
孙继勇认为,尽管目前中国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或出现局部微调,但根据国际产业转移三十年一个周期的基本规律,总体上整个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三,治理模式、区域产业链合作进一步深化。截至2022年,全球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达355项,这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一体化。孙继勇说:“区域贸易或者区域贸易投资的深入发展,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方面可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产业链合作进一步深化。”他解释说,USMCA(《美墨加三国协议》)生效后,北美自由贸易区贸易占全球比重迅速提高至41.2%,结束了2014年以来的下滑态势。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以来,中、日、韩、东盟区域内的贸易占全球比重也出现了反弹态势。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区域产业链合作目前出现了更多的排他性。”孙继勇说。很多区域贸易协定有一些排他性的条款,比如美墨加协定直接将非市场经济国家排除在外,针对性比较强,包括高标准经贸规则、自由结社、劳资谈判、国企改革等,大量超高标准条款的设置把整个进入门槛无限拉高。
第四,链条结构,短链化和长链条并行的趋势。短链化就是全球产业链整个结构在缩短,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特别是2018年金融危机以来,普遍更加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以美国举例:2010-2022年,美国制造业整体上出现了回流态势。特别是从中国大陆地区回流,十几年时间,从中国大陆回流到美国的企业数量达950个。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近岸”趋势显著。各个国家普遍认识到与“近岸”地区合作可能会提高产业热情,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包括近几年的疫情期间,“近岸”合作有明显的优势。全球活跃港口数量也说明了这个问题:2021-2022年,全球活跃港口数量从980个下降到了910个。
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长链化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和美国对中欧实施的“301”贸易调查,使中国贸易出口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宏观数据可以看到,中国在全球货物出口贸易中的实际占比在14%以上,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整个贸易冲击并没有对出口贸易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尽管中国直接点对点出口美国的客户数量下降很多,但是许多商品还是通过越南、墨西哥等中间商流向美国。因此目前整个全球产业链或供应链的整个链条又被拉长了,整个贸易成本或者全球产业链的运营成本提高了。
第五,链条组织,各国普遍更加重视强调关键环节韧性与安全。疫情的冲击,俄乌巴以冲突等,很多上游零部件原材料出现断供危机,对全球产业链秩序造成影响。各国充分认识到全球产业链的不稳定性,通过行政立法、政府补贴、政治施压等措施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目前全球产业链整体上从过去追求效率至上,向效率与安全兼顾的方向转变。美国、欧盟、日本纷纷出台一些行政法规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加本地供应能力。
各国更加注重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的自主权,特别是芯片、新能源产业等关乎到整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行业领域。各国纷纷通过政策调整,不断强化对关键环节的控制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各国更加重视全球产业链的韧性安全,可以看到一方面全球产业链的韧性提高了,但另一方面一些重复建设拉高了全球产业链的成本。
第六,驱动因素,新型生产要素重要性大幅提升。新型生产要素比如数字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弱化了传统要素的作用。到2030年,全球将有15%的劳动力被机器人取代,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将分别达到23%和24%。智能制造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有关国家劳动力相对较高的短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
孙继勇指出,由于技术迭代或者新技术革命,必然导致全球产业链进一步本地化趋势。
以中国为例,纺织业是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通过贸易变化可以看到中国在纺织行业的出口能力不升反降。经过了解得知,整个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水平在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纺织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55.6%,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接近50%。与此同时,数字贸易规则成为未来谈判的焦点。
第七,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包括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性话题,目前已经有120个国家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从企业层面看,更多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这不仅仅要求企业自身实现绿色发展,更要求其供应链整个上下游整体进行推动,全球产业链呈现绿色化发展趋势。
第八,产业结构,不同产业调整方向呈现显著区别。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会遵循要素成本,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特别是纺织服装,电子加工组装环节等,进一步向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地区进行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如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将打造一体化供应链。
孙继勇认为,全球产业链的高复杂性、高依赖性、各国产业体系的不健全性,决定了全球产业链的变化趋势,全球产业链是无法切割的,各国高度依赖,如果人为分割会拉高全球产业链的成本。
孙继勇认为,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因素在不断提高,各国对中国的依赖度在不断上升。
中国产业链优势体现在:产业规模大是第一大优势,产业配套体系相对而言比较健全,市场潜力比较足,整个制度环境在不断优化。
应对全球产业链新一轮变革调整,孙继勇建议,企业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发力,包括顺势而为,进一步拓展投资或者贸易空间;顺应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进一步培育自己的创新力;逆势提升,不断深化国际合作,走出去的步伐不能停歇。
2024 SIAL西雅展(深圳)参观申请火热进行中,点击免费领票,立享免费观展。扫描下方二维码也可免费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