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21日,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海)盛大开展,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4馆E4A118同期举办。
为期3天的峰会以“向内改善,向外塑造”为主题。主办方精心打造了十个符合全球化背景的行业话题,掀起观察和探讨全球食饮行业发展的头脑风暴。
峰会现场,国内外近百位食饮行业专家学者、领先企业代表纷纷分享行业洞察和企业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创新、智慧的方案。
01
DeepSeek训练营:
跟上AI步伐,领悟数字之光
数字之光频闪,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让餐饮食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5月19上午,DeepSeek训练营如期举行。

网聚数字化团队AI产品负责人康宏亮围绕“DeepSeek的爆火,看AI的发展如何助力餐饮食品行业”课题,强调智能化转型正围绕效率革新与能力延伸双轨道展开:其一,AI数字员工通过自动化巡检、智能管理等模块接管基础事务性工作,使初级技术岗位转向更高价值领域;其二,突破传统文本交互边界,视觉感知系统持续优化顾客动线设计与服务响应机制,而智能决策中枢则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强化风控能力。他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在连锁业态实践中,AI既作为督查工具保障标准化运营,又化身消费洞察引擎捕捉潜在需求。这种技术穿透性正推动品牌管理架构向扁平化演进——具备人机协作思维的企业通过AI实现总部策略、门店执行与市场反馈的实时闭环,逐步构建起数据驱动的餐饮新生态。
02
又美又飒,
礼赞“她创业”狂飙中的“她力量”
F&B女性领袖私董会在峰会首日,又美又飒的杰出女性企业家、高管等一经亮相即引爆现场。

银河证券原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发表了题为《破局与重构:中国经济如何在风高浪急中稳中求进》的演讲,分享了对食品行业趋势性的认知。结合当前中国各类产品进出口的现状,提出了基本应对的思考,包括提高短期内不可替代商品的价格、开拓新的市场、出口转内销参与内循环等。同时还指出我国经济砥砺前行、稳中有进,通过实际案例的分享提炼出中国未来的食品呈现多元化、健康化、智能化、可持续化等趋势,未来可以关注AI对食品产业的影响。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范君提出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把实体企业做好,如何吸引消费者,女性的力量不可忽视。女性有非常坚毅的力量,在面对挑战时有极强的爆发力、惊人的毅力。洞察力也比较强,作为管理者在制定制度和政策时更人性化些。她希望女性管理者多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做好自己的产品。

湖南双娇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南屏指出脚踏实地非常重要。对辣条行业来说,消费者数量在不断扩大,消费场景在不断扩宽。辣条行业的激烈竞争促进了辣条产品质量的逐步提高,行业也在快速发展。未来的食品会朝着健康化、创新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发展。

百事亚洲研发中心对外创新副总监楼田园认为,女性在职场中有两大优点,一点是特别坚韧,愿意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出不确定性。二是比较有同理心,观察比较细致,更容易找出消费者的需求点。在企业的创新方面,她认为,所有的技术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要思考创新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创新要有前瞻性的布局。

上海避风塘美食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王琳提出目前餐饮环境竞争激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来满足顾客对菜品的需求。所以避风塘也在转变,研究健康食品、健康食谱,让健康的食物更物美价廉。同时,王总监还指出女性在职场上更有韧劲,能更好地完成公司给予的任务。
03
链接全球:
国际肉类发展洞察与趋势分析
5月19日下午,国际肉类大会聚焦全球动物蛋白市场,邀请中国、荷兰、乌拉圭等肉类生产大国专家学者、以及肉类进出口商、加工生产商、行业新生力量等共同分析当前肉类生产状况,预测消费结构演变趋势,分享贸易风险管控措施,探讨生产加工的可持续发展,解读最新政策法规等。

高美艾博展览集团商贸事业群总经理Laurent Noel在致辞中说,面对国际贸易环境波动,今年以“向内改善,向外塑造”为主题的峰会聚焦肉类行业全球价值,汇集各领域专家,既探讨规模化生产如何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也展示转型的实际应用案例。助力企业建立更灵活的生产体系与供应链网络,逐步构建更具抗风险能力的行业生态。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禽肉分会&肉食分会秘书长,肉食水产部副主任黄海千强调,警惕概念炒作陷阱,回归“人脉用心、渠道创新、服务贴心、产品立新”的“四心(新)原则”。针对大贸商布局,他建议优先以合作代工模式整合现有加工资源,避免重资产风险,同时聚焦“好吃、好营养、好价、好看”的“四好产品”开发逻辑,在细分赛道打造差异化爆款。从业者需结合行为经济学预判政策节点与市场周期,用“长期主义+柔性供应链”构建抗波动能力,最终形成从贸易到生产的价值闭环。

独立分析师严峻,分享了“全球牛肉市场发展与信息挖掘”。他强调,当前应建立多维度价格跟踪体系——既对比不同部位肉品的月度价格变化,也分析原产地与品类间的联动规律,同时关注国际海运和政策调整对成本的影响。他建议从业者利用公开数据平台和行业报告夯实决策依据,避免过度依赖短期行情炒作,在供应链各环节积累实际运营经验,最终在国际贸易恢复常态过程中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

荷兰肉类协会国际事务总监Ruben van Rooij分析了贸易争端下的全球猪肉产业发展。他认为,当前产业面临多重挑战,跨国贸易协作的重要性凸显:通过优化供应链匹配不同市场对猪肉部位及加工标准的需求差异,同时减少政策变动对流通效率的冲击,方能在全球贸易规则调整期维持产业稳定性。


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主席加斯顿·斯卡约拉与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市场部经理约瑟菲娜·瓦伦蒂分析了乌拉圭肉类竞争的优势,他们谈到,乌拉圭与中国保持着长期稳定的肉类贸易伙伴关系。该国建立了由政府机构、农业生产者和屠宰加工企业共同组成的行业代表机制,这种多方参与的协作模式确保了产业政策的广泛代表性,为双边贸易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机制有效整合了从生产到出口的全产业链资源,强化了乌拉圭在国际肉类市场的竞争力。

优合集团海外业务拓展总经理赵春野主持了议题为“2025年中国红肉市场机遇与挑战”的圆桌对话。她说,2025年,代理商需建立灵活应对机制,既要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的政策动向,也要根据价格波动调整采购策略,在把握国际供需变化的基础上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动中保持竞争力。

巴西牛肉出口商协会主席Roberto Perosa表示,巴西对华红肉出口量创新高,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对巴西至关重要。巴西牛肉产业致力于开拓中国下沉市场,让产品进入中国农村和普通家庭。

CLB Management 首席市场官曲媛认为, 美国牛肉产业以国内消费为主,其出口仅占15%,而中国是其第四大出口市场。面对挑战,进口商需提升产品多样性,优化营销渠道和品牌传播策略,通过讲述品牌故事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有限出口份额中争取更大空间。

银蕨农场中国区营销总监谈其姝认为,中国在红肉方面的进口来源日益多元化。同时,中国市场本土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升,且消费者对蛋白质等的营养需求更加明确。这些要素要求进口商必须坚持品质和品牌建设,在预制菜等饱受争议的新兴生产及消费元素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中保持天然健康的品牌和产品形象。

广州金南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雪峰说,面对日益复杂的中国市场环境,贸易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他提到,随着消费者对进口红肉的需求不断深化且日趋多元化,企业需要在严格把控上游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开拓下沉市场,通过提升产品曝光度与知名度来应对市场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发展机遇。

Meramist Pty Ltd全球市场总经理杨羿超认为,澳大利亚红肉产业正面临关税政策带来的严峻考验,10%的额外关税对屠宰场经营造成显著压力。由于澳洲牛肉以高端产品定位为主,在提升屠宰量时还需兼顾存栏量平衡,避免价格剧烈波动。他强调,当前亟需探索一条既能维持产品高品质,又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04
食品进出口论坛:
探索内外贸融合发展新方向
5月19日下午举行的食品进出口论坛探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食品行业面临日益增多的贸易壁垒,如何融合发展深化合作,以及中国食品行业如何在全球竞争中抓住市场机遇,迈向更具竞争力的未来。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分享了《稳中提质,中国食品进出口发展新机遇》的话题,她指出当今我国食品进出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比如国际市场、汇率风险加大、部分行业竞争加剧等,在此背景下可以加强品牌建设。

SIAL Network全球营销传播总监Jean-Gabriel Mollard分享了欧洲食饮市场创新趋势。欧洲消费者通过食饮寻求快乐、健康、实惠和生活的意义,他们对食饮的期待主要体现在味道、品质等方面,要求透明度、价值和可持续性。因此,食品供应必须更具包容性、更个性化。

优合集团副董事长兼优顶特研究院院长杨彬彬在谈到肉类水产进口贸易的挑战与机遇时,从进口冷链、产业链、贸易链、供应链和监管链等五个方面展开。他提出产业链目前面临着标准化程度低的新挑战,也迎来了物流、消费等方面的新机遇;贸易链也处于新格局,可以通过品种准入等方式加以应对。

哈尔滨禾列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海波认为生意不可能一帆风顺,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企业家需要有危机意识和反脆弱能力。对于零食产品,他认为零食进入情绪消费和社交场景,要让用户“不是饿了吃,而是想吃”。

世界辣椒联盟秘书长张卢卡主持了圆桌论坛,议题围绕“贸易摩擦逐步升级,食品贸易何以‘高压辟新局’”展开。张卢卡结合广受欢迎的榴莲披萨的例子,说明在当地的美食中融入不同的口味进行创新,对于食品的发展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诺曼认为马来西亚的榴莲、棕榈油、海产品丰富且品质高,未来几年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的食品进出口贸易很有可能会增长。

葡萄牙驻上海总领事馆经济和商务参赞Luís Costa说,连接葡萄牙和中国的关键是实用主义。目前有大约1300家葡萄牙公司出口中国,他们的目标是支持这些公司增加市场份额,并带来新产品。

阿达姆斯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雷安东认为,欧洲是迄今为止与中国最稳定的贸易伙伴,两者的经济合作变得越来越好。



5月20日,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4馆E4A118持续进行。食饮可持续发展论坛、国际饮品与餐饮论坛、全球新零售论坛、新健康食品发展论坛等全球化背景下的行业热点话题将陆续展开。敬请聆听。



电话 / 010-85728461
邮箱 / exhibit@sialchina.cn
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
2025 SIAL 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深圳)将于2025年9月1日-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