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饮料市场,在消费升级与健康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推新浪潮。
从无糖茶饮的持续升温到功能性饮品的爆发,从植物饮料的精细化升级到大容量包装的强势回归,饮料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进化。在这场变革中,消费分化、健康功能化、质价比与大容量化成为贯穿2025年上半年的核心关键词,共同勾勒出饮料行业的新版图。
◎图源:小红书用户@饮料里的一条鱼
01.消费分化的趋势依然明显
纵观当前饮料市场,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当2025年东方树叶明前龙井首日销售额达去年2.5倍,今麦郎却在下沉市场狂推23款1L装饮品;当东鹏饮料上新1L装果之茶,次月销量便达7000万元,生和堂的200ml自立袋草本果汁却在线上最高日销量达到了200万袋……
饮料行业的分化与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开。
这场变革源于消费者需求的裂变。年轻人既要0糖0卡的极致健康,又渴望咸甜交织的味蕾刺激;既愿为限量编码的明前龙井支付溢价,又对5元1L装饮料趋之若鹜。
◎图源:小红书用户@橘子日落
在看似矛盾的消费行为背后,却是消费的分化与融合正“折叠”在一起——正如笔者以前推文表达过这样观点:当前,如果一个消费品品牌要做目标消费者画像,一定会感觉异常困难。因为现在如果还按照以年龄、性别、学历、收入等“标签”去定义一个消费者,很可能只能得到“盲人摸象”的结果。
因为,在今天的中国,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到四五线乡镇农村,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从00后“Z时代”到“银发族”老年人,节省与奢侈,炫耀与实用,可能是不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差异,也可能发生在同一消费者身上。
而这种变化也影响到了渠道端。同样的产品,在盒马、山姆等渠道畅销的背后,却往往难以在其他终端渠道复制成功。据行业观察,某款在山姆月销超20万件的羽衣甘蓝果蔬汁,进入传统商超后销量不足其十分之一;而盒马自有品牌的红心苹果汁,尽管被多家企业模仿配方,却始终无法撼动其“网红饮品”地位……
◎图源:小红书用户@旺旺仙贝
这样的现象展现了饮料行业在渠道碎片化、信息碎片化、供应链革命等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逻辑——爆款的诞生不再仅依赖于产品本身,而是消费人群、品牌势能、供应链能力与社交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于碎片化的场景、多维传播方式与多元渠道呈现,大大拓宽了饮料新品的场景边界,也成为品牌们开启增量市场之争的驱动力。
比如,在上半年我们看到电解质水已从专业运动场景溢出:东鹏“补水啦”继续通过“冰柜大战”抢占夏日替水场景;康师傅碱性水瞄准健身房,今麦郎1L装“快补水”覆盖家庭场景,果子熟了0糖电解质水则适配上班族办公桌——相同成分因包装与营销差异,呈现出不一样的产品诉求。
当然,更具前瞻性的是场景再造。康师傅枸杞菊花茶主打“降火气”,决明子大麦饮添加GABA成为“晚安茶”;统一熊津系列强调“早晚轻松喝”,将饮品嵌入生物钟节律。今夏一股让“能量饮料”逐渐向“轻功能化饮料”转变的风潮正在涌向市场。
02.饮品健康化打响“升维”战
2025年上半年还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头部玩家开始更加关注饮品的“健康化”,并且推过创新升级的方式实现“在配方上做减法、在健康概念上做加法”的目标。
以无糖茶为例,作为健康化趋势的先锋,多家巨头的新品的开始卷向了健康化。如康师傅的“鲜绿茶”以“0°c冰萃技术”锁住天然茶氨酸,元气森林的冷泡系列强调“鲜采生榨”工艺,东方树叶的明前龙井限量款首日销售额达去年的2.5倍……头部品牌通过工艺革新与原料升级,不断夯实无糖茶的高端定位。
由此可见,无糖茶饮的竞争已从单纯“去糖化”跃升至营养赋能维度。
但真正的突破发生在成分创新。康师傅低糖高纤冰红茶糖分直降50%却添加15g膳食纤维——约等于5个苹果含量,将“减糖不减痛快”的健康悖论变为现实;好望水石斛水则走得更远:剔除蔗糖与代糖,靠铁皮石斛与天然果汁的本味支撑,粉紫色液体成为“清洁配方”的视觉宣言。
◎图源:小红书
另外,健康化不再停留于表面口号,而是通过科学配比与功能性成分,构建从“好喝”到“喝出健康”的完整价值链条。
三得利焕方养生饮将古方五红汤改良为红枣红小豆枸杞山楂配方,以黄冰糖替代白砂糖;承德露露新推“露露草本”系列养生水,遵循“药食同源”理念,主打真材实料、细煮慢熬的工艺,传承民间传统食方,以食代补;盼盼九制陈皮水融合山楂茯苓甘草薄荷,让药食同源食材跳出“老人饮品”刻板印象。而大窑益生元汽水则掀起肠道革命:每罐益生元含量相当于33颗西梅,聚葡萄糖与抗性糊精双重组合,让“油糖克星”的定位直击火锅烧烤场景。
◎图源:小红书
可以说,当健康从口号变为可量化的营养数值和可感知的体感变化时,饮料瓶身承载的已是半部营养学教科书。
03.风味创新革命
当传统品类增长放缓,“创新融合”成为打破同质化的关键。2025年上半年,饮料市场的多元化表现为两大方向:口味跨界与地域挖掘。
“这到底是茶还是可乐?”统一可乐冰红茶今年上市时,消费者的困惑恰是创新者的野心。还有碳酸气泡与柠檬果茶的碰撞,让农夫山泉冰茶中“真茶萃取”与“柠檬果香”实现了绝佳融合、康师傅咸奶茶里金花茯茶与糙米的咸甜交锋等等,都让传统品类边界正在走向多元化革命。
风味创新革命的另一极是地域深挖。三得利枇杷花白茶将福建白牡丹茶与枇杷花结合,瓶身水墨手绘构成移动的地方志;乌苏啤酒“电持”功能饮料注入天山雪莲提取物,在牛磺酸维生素配方中埋入西域基因。元气森林慢熬系列更化身“中国风物巡礼”,让河北山楂、福建枇杷、广西马蹄在慢火熬煮中焕发新生。香飘飘新品“新会陈皮月光白轻乳茶”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与云南景谷白茶结合,打出“真产地、真陈皮、真年份”的硬核标签……
还有森汽了深挖四会沙糖桔汽水、云浮郁南无核黄皮的风味价值,以具备独特性与稀缺性的“国家地理标志性水果”为锚点,形成了独特的品牌记忆。
当果子熟了给每瓶明前龙井刻上唯一编码,当东方树叶限量款引发抢购,当消费者扫码香飘飘包装二维码,即可查看每一片陈皮的“身份档案”,当森汽了以《舌尖上的中国》背书等等,我们看到,地域特色已超越营销概念,成为产品差异化的核心DNA。消费者啜饮的不再是标准化饮料,而是一方水土的味觉记忆。
04.大容量攻势下的“暗战”
今夏市场依然流行“大”。
今麦郎上半年推出23款1L装新品、东鹏“果之茶”1L装定价5元并延续“1元乐享”活动、统一果漾推出900ml柚子味饮料,大容量已成为攻占下沉市场的核武器。
大瓶装背后背后仍是是场景革命,更是惨烈的存量市场的肉搏战。1L装天然适配家庭聚餐、露营野餐等多人场景,取代传统大瓶装水与碳酸饮料。
◎图源:小红书用户@44超爱喝饮料
另一方面,大瓶装也凸显出巨头与新势力的角力。这一点在冰红茶赛道上表现得更明显。面对元气森林大冰茶在下沉市场的突进,康师傅以低糖高纤版、西瓜味限定版多线防御;统一推出可乐冰红茶升级为碳酸茶饮料;东鹏饮料“果之茶”专攻1L装大容量,再配合“一元乐享”试图复制东鹏特饮的奇迹;农夫山泉真茶萃取冰茶加入混战——新势力来势汹汹,传统霸主也以自我颠覆阻挡新势力抢滩。
即饮咖啡赛道上,“大”也成为了趋势。隅田川1L美式、农夫山泉炭仌900ml装、卡乐福1L黑咖啡等大规格即饮(RTD)黑咖啡以“家庭装”之名悄然占据超市C位……
究其原因,9.9元/瓶的定价是即饮品牌们对瑞幸、库迪等现制咖啡“9.9元大战”的正面回应,市场“下沉”、场景拓展的信号也非常明确。并且,大多数大瓶黑咖品牌商还会建议消费者通过加冰块、牛奶、气泡水、橙汁等DIY方式延展消费体验。
“大瓶黑咖的热销逻辑背后,也有‘替水’需求的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
◎图源:小红书用户@cnncncn
同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1L装咖啡的热销表明,消费者进入质价比与性价比兼顾的3.0时代。”
当大卖场、超市等渠道的囤货属性被激活,家庭场景、办公共享场景成为新增长点,当消费者发现瓶装咖啡比奶茶更划算时,“功能与体验的双重满足就实现了。”隅田川产品经理如此解释旗下瓶装咖啡的“口粮化定价”逻辑。
综上所述,2025年的饮料市场,是一场关于“变与不变”的创新辩证。变的是工艺、口味与场景的无限迭代,不变的是消费者对健康、美味与价值的永恒追求。
当巨头与新锐共舞,传统与创新交融,唯有紧扣健康化、多元化、功能化与大容量化四大趋势,方能在激荡的浪潮中锚定未来。
2025 SIAL西雅展(深圳)门票免费领取中,马上注册现场采购全球10万+好物!
内容来源:品饮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