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21日,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海)盛大开展,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4馆E4A118同期举办。
以“向内改善,向外塑造”为主题的峰会进入第二日。食饮可持续发展论坛、国际饮品与餐饮论坛、全球新零售论坛、新健康食品发展论坛以全球化视野发声,提出智慧方案。
在食物生产系统对地球环境影响的大背景下,新资源和新技术等新生产系统的探索与应用是保障未来食品安全与健康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5月20日上午进行的食饮可持续发展论坛讨论了全球范围内,生物制造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正驱动食饮产业迈向革命性变革。

SIAL集团CEO Nicolas Trentesaux在主办方致辞中说,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25年的国际展会品牌,SIAL西雅展不仅保持着亚洲最大食品展会的地位,更致力于整合全球数字资源推动行业发展。他强调,全行业共同参与食品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于培顺在题为《“双碳”背景下中国食饮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发言中指出,中国“双碳”战略正在深刻重塑产业格局。他认为,食品饮料绿色转型主要依靠三大核心驱动力:首先是政策引领,其次是消费升级,最后是科技创新。他呼吁全行业携手共建食品饮料行业绿色生态共同体,通过开放合作与创新驱动,共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零毁林供应链政策负责人让·弗朗索瓦·蒂莫认为构建绿色价值链是推动食品系统可持续转型的关键。在具体实施层面,需要运用透明度工具确保供应链可追溯,同时提升企业环保责任与公众监督的关联性。针对中国与巴西等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关系,他特别呼吁建立双边对话机制,共同制定杜绝滥伐与土地用途转换的可持续供应链标准,实现经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巴西农业部副部长与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秘书Luis Renato de Alcantara Rua分享了“可持续全球‘粮仓’:巴西低碳农业转型之路”的话题。作为全球第四大食品生产国,巴西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项目成功改变了以往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中国作为巴西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在应对复杂国际贸易环境方面具有广阔合作空间,建议将合作领域从贸易拓展至教育、技术交流等多个维度,共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路易达孚集团食品研发总监刘亦畅博士指出,农业作为传统产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数字化转型正深刻改变现代农业面貌,这要求产业既要优化前端生产技术,又要完善终端销售体系。同时,加强研发投入和保护土地资源对保障农村发展潜力至关重要,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多赢格局。
消费需求的变化加深了饮品与餐饮业态的融合发展,深陷“增长焦虑”的餐饮人在跨界演变中不断自我变革,适应市场的新变化。5月20日上午进行的国际饮品与餐饮论坛探讨了消费升级下行业重构与突围。

番茄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勃认为,新旧时代在转换,从做生意到做品牌。当下消费在降级,需求在升级,合理的价格下追求的是更好的品质。餐饮企业家应回归初心和商业本质,坚守正心正念做内功,一切都要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

Tims天好咖啡首席财务官李东围绕“咖啡+暖食,重新定义咖啡品牌半径”的话题展开交流。他说到,咖啡品牌同质化竞争加剧,所以Tims咖啡选择差异化路线:咖啡+暖食,从“早餐时段”到“午餐以及全时段餐饮”。今年也将重点打造Tims轻体午餐盒,打造轻体减脂的咖啡店新午餐。

朱光玉火锅馆、泰士多自助烤肉品牌创始合伙人李扬分析了“如何在低流量时代打造高流量大单品”,指出在品牌初生时代,要用爆品撬动流量;品牌需持续曝光,拉新复购。所有的菜品和服务注重的是客户的满意度,产品是1、流量是0,好的产品自带流量。

尚普咨询集团创始合伙人邓新宇分享了饮品与餐饮业的现状、品类发展、出海机遇和竞争策略。他指出品牌定位与形象的塑造对于饮品与餐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品牌化是饮品与餐饮企业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在全球范围内,新零售与绿色零售的并进之路,标志着零售业正迈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绿色的未来。5月20日下午进行的全球新零售论坛探讨了全球零售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策略之道。

高美艾博展览集团商贸事业群总经理Laurent Noel在主办方致辞中说,面对全球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本届展会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对消费体验和零售模式的革新作用,通过行业领袖的经验分享,促进各方交流合作。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分析说,中国需要积极发展多边关系应对挑战,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我国仍保持3.5%的GDP增速目标,且4月份消费数据已显现回暖迹象。他强调,应当把握这一经济复苏窗口期,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来促进经济全面复兴,在变局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达能开放科研中心成人健康研究与开放创新资深科学家王旖博士认为,成人营养健康领域存在巨大研究价值,特别是针对代谢疾病等细分市场需要深入探索。基于这一认知,科研团队正致力于研发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营养产品,重点解决蛋白质补充、脑健康维护等贯穿生命全周期的营养需求。这一研究方向将有助于建立更精准的成人健康营养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营养要求。

雀巢早餐谷物CEO秦冬捷说,作为负责任的企业,雀巢将净零排放目标贯穿于全产业链:在原料端实施负责任采购框架并推动“全谷物”革命;在包装端持续创新可持续包装方案。通过绿色运动会和消费者论坛等形式,雀巢正积极践行集团可持续发展承诺,将地球健康和社会进步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官栈集团副总裁孙志国围绕“全民养生时代,新滋补正当时”进行分享。他认为,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全民养生时代已经到来,消费者更加注重生命质量。新滋补行业需要持续关注核心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创价值,构建健康产品生态,在保证质价比的同时满足当代消费者对养生滋补产品的品质要求。

新物种研究所创始人张苏主持了议题为“商超烘焙崛起背后的供应链逻辑”的圆桌对话。他分析说,未来商超烘焙将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通过差异化原料选择提升产品特色,另一方面借助AI等技术优化产业链效率。但无论采取何种创新模式,最终目标都是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烘焙食品日益提升的品质需求,推动商超烘焙从配套业务向独立业态升级。

上海新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凡铭强调,生产商必须加强市场洞察能力,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但商超渠道的消费体验优势仍不可替代。为此,企业需要在产品研发、市场调研等各个环节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保持经典产品优势的同时加快新品开发效率。

Olé精品超市烘焙中心负责人侯学铭说,现代商超正从单纯商品经营转向体验升级,将顾客体验置于首位。他以Olé的经验为例提到,在商品策略上可采取双轨并行:高端产品线严格把控原料品质,另一产品线则以高性价比为导向,通过差异化定位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实现商超从销售场所向体验空间的转型。

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章晓菁认为,烘焙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渠道创新成为发展关键。商超渠道凭借客流优势、品类丰富度和品牌公信力,在提升转化率和满足性价比需求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面对年轻化消费趋势,烘焙产品需要强化场景化体验,通过与周边休闲业态联动来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和体验感的追求,推动行业持续升级。
健康浪潮席卷全球,功能性食品异军突起,健康食品产业正在开启精准营养新时代,健康食品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产品迭代正在轰轰烈烈发生。5月20日下午进行的新健康食品发展论坛讨论了全球功能性食品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局面下,企业面临的新机遇。

高美艾博展览集团亚太区总裁谢抒嬑在主办方致辞中表示, SIAL将会继续推动全球食品饮料的贸易来往、交流和沟通,促进餐饮市场的发展,推进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转型和创新。

常州凤凰新城合成生物研究所所长、常州毅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龙博士分享了“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干预营养饮食策略与芳香疗法”。他指出,积极地对卒中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与宣教,可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病率。维生素、氨基酸、多酚黄酮类营养素对脑卒中风险的降低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芳香疗法也可以在改善认知能力、减少痴呆激动行为和促进记忆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优势。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张葛建分析说,Z世代受到成长背景影响,性格特征更为多样,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Z世代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以多样化的方式拥抱养生。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于雷雷介绍了新一代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创新应用。他指出,后疫情时代,益生菌产业迅猛发展。新一代益生菌的发展需要从突破传统菌种选育的瓶颈与局限、完善菌种功能评价的理论基础、提升菌种应用的功率和功效、优化菌种鉴定和分类等行业规范体系这四个方面开展。

可漾饮料创始人王钟和指出,洞察用户需求,创新驱动产品,是中式轻养饮品破局之道。中式轻养市场的三大趋势是科学化转型、场景化渗透和悦己体验升级,年轻化消费的三大需求为轻量化与便捷性、个性化与精准化、社交化传播。

康比特产品供应链事业部副总经理魏冰分析说,3.0时代运动健身人群从专业竞技运动员走向健康大众。运动营养食品创新趋势为人群广谱化、营养精准化、应用数字化和工艺创新化。

GlobalData大中华区业务发展总监Jing Yong指出消费者已经意识到了健康食品的重要性,将食品与健康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未来的健康食品发展需要更深入地分析发展趋势,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发现新兴风味和食材。



5月21日,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4馆E4A118持续进行。食饮出海训练营、选品训练营为食品人讲授精彩实操与演练。敬请聆听。


电话 / 010-85728461
邮箱 / exhibit@sial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