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药材遇上现代食品工艺,一场改变年轻人养生方式的革命正在办公桌上悄然发生。
2025年,药食同源食品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增长。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2024年药食同源产品在抖音、快手等平台销售额同比暴涨305%,其中黑芝麻丸、桑葚茶、枸杞咖啡等即食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药食同源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行业规模突破2650亿元,即食型产品增速高达23.8%。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其中即食产品占比超60%。
在这场养生革命中,枸杞软糖、人参巧克力等创新产品成为办公室养生新宠,引领着药食同源零食化的新趋势。
01 市场狂飙:药食同源零食化迎来黄金期
药食同源零食化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健康产业。2025年某电商平台春季养生消费报告显示,以阿胶、黄精、枸杞为代表的药食同源滋补品,在年轻人消费清单中连续三年保持300%的复合增长率。
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健康焦虑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中国职场健康白皮书》指出,35岁以下人群中68%存在气血不足症状,而传统滋补品通过零食化转型,正将“药补”转化为“食补”的日常消费场景。
药食同源类零食市场规模已达680亿元,年增速超45%,预计2025年将继续维持稳定增长势头。品牌在产品创新中添加进入备案目录的中药材成分成为趋势之一。
即食型药食同源产品客单价同比提升40%,复购率达到传统形态的2.3倍,这不仅是消费习惯的改变,更是产业价值的重构。
02 办公室场景:养生零食的精准定位
办公室已成为药食同源零食化的核心场景。在北京国贸的写字楼里,29岁的投资经理李雯的抽屉中,茯苓薏仁脆片和黑芝麻能量棒已成为标配。
“没时间熬中药,但吃零食总能做到”,她的选择代表了当代年轻人的养生哲学。
美团最新调研揭示了一个鲜明趋势:72%的90后消费者正用功能性零食替代传统保健品。在小红书平台,养生零食话题阅读量已突破8亿次,其中Z世代贡献了65%的内容热度。
针对年轻人“熬最深的夜,补最猛的养生”特性,药食同源产品精准匹配高频办公室场景。
熬夜护肝场景中,葛根提取物软糖、奶蓟草胶囊通过电商平台热销,主打修复肝损伤功能,复购率超30%。办公室抗疲劳场景中,枸杞咖啡、五黑糕等产品将传统食材与咖啡因结合,既提神又避免“戒断焦虑”。
代餐轻养场景中,山药曲奇、黑芝麻丸等以“低卡高营养”标签,成为健身人群和减肥族的早餐替代品。
03 产品创新:从药材到零食的形态进化
传统滋补品的零食化转型,本质是对消费场景的重新定义。剂型革命、口味创新和场景细分成为三大关键策略。
剂型革命方面,软胶囊、即食粉剂、便携茶包等形态,解决传统滋补品“难携带、难坚持”的痛点。口味创新方面,人参拿铁、陈皮青梅丸等跨界产品,将药材特性与现代味觉偏好结合。
场景细分方面,品牌针对办公室推出“抗疲劳能量棒”,针对女性开发“美容养颜软糖”。
技术突破成为转型关键。破壁技术使药材有效成分释放率提升40%,充氮锁鲜技术延长保质期至180天,微胶囊包埋技术掩盖中药苦味。这些创新让“每天两片阿胶糕=一杯奶茶的仪式感”成为可能。
枸杞产业从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转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深加工产品矩阵,涵盖了口服液、面膜、枸杞籽油、果糕、功能性软糖等120余种产品。
就拿枸杞籽油来说,1吨鲜果仅能萃取2.4公斤,但其价值却提升了数十倍;还有枸杞原浆,2023年市场规模超50亿元,年均增速超30%,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04 枸杞软糖:办公室养生新宠的表现
枸杞软糖作为药食同源零食化的代表产品,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2025至2030年中国枸杞软糖市场预计将以稳健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50亿元大关。
枸杞软糖产品不仅在传统销售渠道中实现了稳定增长,在新兴电商平台和健康食品专卖店中的销售量更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强,特别是对于富含抗氧化成分、有助于免疫力提升的产品,枸杞软糖因其独特的保健价值而备受青睐。
从消费群体特征来看,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的消费者对枸杞软糖的需求显著增加。这部分人群对于健康、自然和功能性的食品有较高的接受度,偏好能够提供特定益处(如抗氧化、免疫力提升等)的产品。
中老年市场也逐渐成为枸杞软糖消费的重要力量。
一线城市消费者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消费者通常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对枸杞软糖这类高端或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有较高接受度。
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随着健康教育普及以及消费者对枸杞的认知提升,二三线城市乃至部分农村地区的消费群体也开始展现出对枸杞软糖的兴趣。
05 人参巧克力:传统药材的时尚变身
人参巧克力作为另一种创新的药食同源零食,正在国内外市场获得认可。吉林省是中国人参原产地和核心产区,拥有野山参、林下参和园参三大类资源。
吉林省永吉县一家现代化工厂的车間里,总价值逾200万元的人参奶茶、巧克力等食品已打包完毕,即将发往越南等国。其中一款名为“云顶天宫”的人参奶茶,以其独特风味逐渐成为东南亚地区年轻上班族的新宠——工作间隙啜饮几口,既是美味享受,又被视为活力补给。
在吉林博大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不同品种的人参经过分选、清洗、风淋处理后,被送上全自动生产线。这家公司的展厅里,各类人参产品琳琅满目,既有人参巧克力、奶茶等时尚新品。
美洲、欧洲市场也对人参加工品有着浓厚兴趣,特别是人参零食,已成为极具潜力的销售新增长点。
“年轻一代同样注重健康养生,人参零食开辟了一条全新赛道”。吉林省人参产业总产值已达到800亿元,向千亿级迈进。2025年,吉林省人参继续出海,开拓迪拜和中东市场。
06 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
药食同源零食化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宁夏完成了枸杞全基因组测序,这为品种改良奠定了坚实基础。青海则依托产学研合作,开发出枸杞叶黄素、胶原蛋白软糖等年轻化产品。
绿色防控技术保障了枸杞的有机品质,冷链锁鲜技术让鲜果能在24小时内直达一线市场,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人参加工领域,吉林博大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国际领先的极速锁鲜技术,使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保留率提升30%以上。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人参种源基地内,西洋参、园参等来自东三省的11个人参品种、42份珍贵种质资源正在智能化温室中繁育生长。
科研团队以种源保护为根基,系统开展人参种源筛选工作,深入研究不同生长环境对人参品质的影响,全力推动人参标准化、科学化种植技术的推广。
为延伸产业链价值,2021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成立中药资源研发工程中心,加大人参产品深加工的科研力度。科研团队还紧跟市场需求,对大棚栽培人参、温室盆栽人参、繁育优质种苗、优化栽培管理技术等领域展开研究。
07 老字号与新品牌的双轨竞争
传统药企与新锐品牌正以不同路径争夺药食同源零食市场。老字号通过年轻化策略焕发新生,新品牌则通过场景化创新切入市场。
老字号年轻化方面,同仁堂推出枸杞咖啡、益母草奶茶,将百年配方融入现代饮品。方回春堂开发“熬夜水”,用黄精、桑葚等药材组合直击职场痛点。
新品牌场景化方面,“斛妈妈”通过冻干石斛粉切入快节奏养生市场,日均销量突破万单。“四公子的心”用国风包装+社交裂变,三个月实现全网百万粉丝。
渠道创新尤为关键。直播电商贡献60%以上销量,抖音“健康零食”话题播放量超80亿次。私域运营方面,某品牌通过“体质测评+定制方案”的会员体系,复购率提升至45%。
国际品牌也在积极布局药食同源软糖市场。欧美市场药食同源软糖发展更为成熟,亚马逊市场软糖的头部品牌,在维生素类矿物质的基础上大多数都添加了草本混合物。
08 政策支持与标准完善
政策支持为药食同源零食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自2002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每年都在陆续开放药食同源原料,而在去年发布《关于地黄等4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公告》(2024年第4号)后,国内药食同源清单已到达106种。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明确提出推动食药物质开发利用,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助推3000亿赛道进化。
各地政府也积极支持药食同源产业发展。宁夏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绿电园区建设。青海打造国家级交易中心,整合价格指数与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发展。
吉林市通过抢抓全省人参产业发展机遇,由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等22个市直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大力实施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涵盖种植布局、精深加工、品牌创建、科技研发等领域。
2024年,吉林市的人参综合产值达27.3亿元,同比增长123%。今年,吉林市计划人参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较去年翻一番。
09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药食同源零食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仍需直面挑战。首先,成分有效性与口感平衡难题尚未完全解决:部分产品因掩盖草本苦味而过度添加甜味剂,导致健康属性打折。
其次,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人参、当归等热门成分被大量复制,品牌需通过技术壁垒或场景创新突围。此外,功效性质疑仍是行业痛点。部分产品因缺乏剂量标准或临床验证被诟病为“智商税”。
枸杞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出口标准壁垒和中小企业品牌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强化产学研合作,东西部科技联动攻关关键技术。
培育公用品牌,打造“宁夏枸杞”“柴达木枸杞”等地理标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应用场景,开发枸杞基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物,进一步挖掘枸杞的价值。
未来,药食同源滋补品将进入“精准营养”时代。个性化定制通过AI舌诊+基因检测,提供“一人一方”的滋补方案。场景延伸开发运动营养棒、助眠软糖等细分领域产品。
全球化突围借助跨境电商将“东方滋补智慧”推向日韩、欧美市场。
药食同源零食化的兴起不仅是商业创新,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觉醒——让千年养生智慧以更轻盈的姿态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随着卫健委不断完善药食同源名录,已在名录中的中药成分尚有大量潜在价值未被开发。无论是提高免疫力、体重管理,还是口服美容、睡眠、护眼等更多元的消费需求,药食同源在零食领域均有着充足的机会。
那些装在口袋里的茯苓饼、收在抽屉中的阿胶枣,正用最轻盈的方式,重构属于这个时代的养生叙事——毕竟,能笑着吃下去的养生,才是可持续的健康之道。
微信:青润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