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粤港澳大湾区的“食”代贸易机

2025.07.16

清晨,深圳盐田港码头,数以万计的集装箱整齐排列,来自挪威的冷藏柜满载三文鱼,正被稳稳吊起;广州一家米其林餐厅的主厨正在签收今早刚从南沙港清关的法国鹅肝;夜幕降临,刚下班的白领来到生鲜超市,把智利车厘子和泰国山竹放进购物车,实现进口水果自由……

 

点击预定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黄金展位    点击免费领取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参观门票

 

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流动的“美食联合国”。

 

这里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冲,毗邻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贸易航线——南海航道。每天,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从这里出发,将中国的食品输往世界,也将全球的美味带入中国市场。

 

据统计,全球约60%的海运贸易需经过南海,而大湾区内的深圳港、广州南沙港、香港港等世界级港口,构成了连接东南亚、欧美及非洲市场的“超级中转站”。对于食品饮料行业而言,大湾区不仅意味着庞大的市场容量,更代表着供应链优化、渠道创新和消费升级的无限可能。

 

(一)世界级湾区:政策红利赋能“舌尖上的全球化”

 

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称全球四大湾区。“三面环山,三江汇聚”,这里具有漫长的海岸线、良好的港口群、广阔的海域面,拥有全国约1/5的国土面积、1/3的人口和1/3的经济总量。

 

面向浩瀚南海、背倚中国制造业腹地,粤港澳大湾区自古便是风云际会之地。千年以前,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广州十三行商船扬帆远航,将东方的丝绸、瓷器、茶叶输往世界。近代以来,香港、澳门作为国际自由港,积累了深厚的国际贸易经验和规则意识。198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更让珠三角成为“世界工厂”的核心引擎。

 

新的时代,让这片海湾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随着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南海之滨拔节生长。

 

国家战略的加持,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制度创新和政策红利的“试验田”。

 

深圳前海保税港区,一批刚从澳洲空运抵港的冰鲜和牛正在极速通关。没有成堆的纸质单据,没有漫长的开箱查验。提前申报的电子数据早已在海关系统内跑完流程,智能扫描设备迅速确认集装箱信息,短短几分钟后,这批价值不菲的食材便获准放行,直奔高端餐厅厨房。

 

这段通关“高速路”的搭建,得益于海关总署推行的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模式。通过优化申报流程、加强分类管理等举措,货物的通关速度大大提升。特别是对于新鲜时效要求较高的食品生鲜贸易来说,如同按下了快进键,曾经的“闯关”模式,变成了如今的高速通道。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除此之外,粤港澳大湾区各口岸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和贸易需求,相继推行各具特色的优势政策,如南沙港推行“ 一港通 ”,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平均堆存期从7天缩短至2天以内;港珠澳大桥等交通设施的智能运维标准体系,支持跨域机动车信息快速共享,卡口验放时长可缩短至60秒内,对鲜活食品实施专项查验流程;澳门自2025年3月起实现水生动物检验检疫证书无纸化通关,缩短通关时间。

 

更深层次的推动来自于《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这一深度经贸协作框架所持续释放的制度红利。

 

CEPA并非单纯的关税减免协议,而是重塑大湾区食品贸易生态的 “系统性赋能平台”。

 

过去,一款香港制造的虾籽面进入内地市场,需在内地实验室重复进行长达60天的全项检测,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CEPA框架下建立的“港澳检测、内地认可”机制,使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澳门市政署等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可直接作为内地海关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通关及准入凭证。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同时,CEPA催生的 “粤港澳三地食品标准协调机制”,不仅促进本地规则互认,更成为对接国际高标准的重要接口。比如,供港蔬菜基地在满足CEPA框架下融合港澳与内地的强化标准(如更严格的农药残留限值、微生物控制)后,其产品实质上同步达到了欧盟、新加坡等高端市场的准入要求,为“湾区标准”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跨境贸易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但也带来了标准衔接滞后的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食品安全标准差异,增加了食品监管的难度和复杂性。“湾区标准”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孵化出的解决方案。

 

“湾区标准”全称是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截至2025年5月,大湾区已制定235项“湾区标准”,其中有83项与食品饮料产业相关,包括产品标准42项、质量安全要求标准39项、检验方法标准2项,涵盖了粮、油、肉、蛋、奶、果、蔬等市民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以及丝苗米、酱油、蚝油、蛋卷、曲奇饼干等湾区特色食品。

 

“湾区标准”的制定有力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比如,食品冷链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环节,冷链“断链”不仅会导致食品变质,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省冷链协会联合三地单位共同制定《冷藏冷冻预包装食品流通作业规范》《预制菜冷链温度控制规范》2项“湾区标准”,要求严格控制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冷链温度,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送达市民餐桌的全过程冷链不断链。食品冷链“湾区标准”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冷链管理的效率提升,还增强了消费者对冷链食品的信心,推动了大湾区冷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湾区标准”还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如2025年发布的GB 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参考WQ 1-192《灭菌牛乳》高品质要求,明确了灭菌乳中不添加复原乳的要求,为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提供“湾区标准”探索经验。

 

可以说,“湾区标准”巧妙融合了港澳对接国际的高标准和内地产业的实际需求,整合三地认证标准、流程步骤等,同标准、同产线、同质量,更便于企业降低成本,助推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闯荡更大市场。

 

珠江潮涌,奔流不息。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创新与政策红利,正如这潮水般持续冲刷、重塑着传统贸易的边界与形态。在这里,政策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驱动贸易升级、释放市场活力的澎湃引擎,是真金白银的竞争力和肉眼可见的贸易效率。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二)食品产业集群:从“中国厨房”到“世界餐桌”

 

政策红利这条敏锐的神经,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食品产业的强大肌体。

 

广州作为千年不衰的通商口岸,不仅将丝绸、茶叶、瓷器远销寰宇,更形成了庞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与加工网络。佛山酱油、中山脆肉鲩、新会陈皮等地理标志产品,其标准化生产与品牌意识的萌芽,早在百年前就已打下根基,这种对 “风味标准化”与“流通效率”的追求,深刻烙印在产业基因里。

 

香港、澳门独特的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世界食材橱窗”与“烹饪实验室” 。葡式蛋挞、港式奶茶、南洋咖喱……这些如今风靡内地的“混血”美食,正是早期全球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味觉见证。

 

大湾区食品产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融入全球贸易、产业不断升级的浓缩画卷,为日后食品饮料产业的繁荣与创新埋下了伏笔。

 

粤港澳大湾区的“9+2”城市群,如同被珠江串起的璀璨珠链。它们各自发挥其地理及产业优势,各具特色,协同发展,逐步建立起全链融合的食品产业集群。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2024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展品图

 

珠江西岸的江门、中山、肇庆等城市,依托传统农业优势与规模化生产,形成了全球领先的调味品产业集群、粮油加工基地及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带(如新会陈皮、肇庆裹蒸粽)。这里不仅“中国厨房”的调味中枢,更是成本与规模优势的基石;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则聚焦价值链中高端,利用强大的先进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管理经验,发展起高端烘焙、健康食品、冷冻调理食品及食品科技产业;香港、澳门则凭借国际化的标准体系、检测认证能力及金融贸易服务,扮演着“品质守门人”与“全球贸易接口”的角色。

 

而驱动这一切持续进化的终极引擎,是大湾区8600万庞大且“挑剔”的胃。这里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既要“清洁标签”(低糖、低脂、成分透明),又要极致便捷(预制菜风靡),还要有个性(国潮点心、小众风味)。这种旺盛且超前的需求,像一针针强效催化剂,倒逼产业以惊人的速度迭代,成为全球食品潮流的首秀场与策源地。

 

强基、跃升、赋能。如今的大湾区依托基础建设与政策红利,更是实现了“港口—工厂—市场”的无缝衔接,使这片土地已超越单一生产功能,进化为一个集全球采购、高效流通、多元消费于一体的超级食品生态系统。

 

(三)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全球视野+本土智慧=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在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红利与产业资源正重构食品行业的商业逻辑,而即将到来的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正是企业将红利转化为贸易订单的核心枢纽。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2024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现场

 

当前,食品饮料行业正面临消费需求升级、新兴销售渠道拓展成本高等挑战。面对市场波动,无论是生产商还是经销商,不妨通过参加大湾区贸易展会的方式,通过“集中敏捷作战”来降低测试成本,精准找到自己的增长点。

 

每年在深圳举办的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已经成为观察“舌尖革命”的优质窗口。作为全球食品饮料领域规模领先的贸易平台,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将汇聚5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家展商及6.7万多名专业人士,为食品饮料品牌与海内外买家搭建国际商贸对接桥梁,实现产品与渠道资源的高效对接。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这是一个背靠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与产业优势的多元融合资源平台,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以世界展会对话世界地标为定位,在这里,你可以触摸到食品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体验到快速流通所带来的无数商机,还能与数以万计的实力品牌、买家面对面谈生意。成交在这里以小时为计迅速达成。

 

“去年我们就通过这个国际大展平台对接了大湾区的供应链公司,至今已经销售超一千万元的湖北莲系列产品,藕带、藕粉等特别受欢迎。”湖北嘉珍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新西兰Springbank Honey去年首次参加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不仅与中国及东南亚多个国家直签20+订单,更是拓展了近百个高意向合作客户。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将于2025年9月1日至3日举办,凭借全球商贸创新力量强势破局,诚邀您来共同“调制”中国味道的新纪元。

 

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门票免费领取中,马上注册现场采购全球10万+好物!

 

2025 SIAL 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海)

75个国家及地区    5000+展商     35万+食饮爆款

全球全品类一站式采购平台
拓全球供应商人脉,掌握行业趋势

现在免费领¥199门票

领参观门票,2025 SIAL西雅展(深圳)现场免费领取独家食饮行业白皮书和2025 披萨新潜力白皮书!

2025 SIAL 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深圳)

精准对接50个国家和地区展商

抢定秋冬和节日爆品货源

2025年9月1日-3日